新东方网>吉林新东方学校>中高考资讯>高中资讯>正文

[高中语文]实用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_吉林新东方

2016-07-10 08:43

来源:新东方

作者:新东方

 【相关知识】
  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根据义项之间的以上5种内在关系识记)
  1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
  3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   4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   6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
  7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   8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
  9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   10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
  11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  12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重点掌握黑体词的古代常用但今天不常见的义项)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长辈)课(督促劝说)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僭(超越本分、虚假不真实)容(宽容、或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容)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给(食用丰足)按(追究、考察、调查)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差(病好了)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
  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造(造访)过(拜访、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4.文言虚词题
  【答题技巧】
  1.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五点意识法:
  ⑴虚实意识:
  例:第一组: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05高考)
  第二组:1问其与饮食者,则尽富贵者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⑵结构意识:
  例:第一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      2所食唯蘇麦盐而已      3少时衣食无所(05高考)
  第二组:1何如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2朝野服焉              3尤且择师而问焉  4咸私哂其矫饰焉
  第三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宾  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来  3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组:1吾将以身死白之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05高考)
  第五组:1因谓其友曰              2所谓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识:
  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尔其勿忘乃父之志3尔其戒之(05高考)
  第二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唐临,长安人,周内史谨孙也        3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第三组:1顷之,拜受为少傅       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组:1若素激义,能为我筹此   2显者惭,杜门若不闻者(05高考)
  (4)呼应意识:
  例:第一组: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2果为马所颠仆(04高考)
  第二组:1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此则国人之最也
  第三组:1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舞剑
  第四组:1其所言不实                    2山峦为晴雪所洗(05高考)
  (5)语气意识:
  例:第一组:1其待君王乎?              2其一人大叫
  第二组:1其李将军之谓也?          2能设而不能动也               3此马氏所以不对也(05高考)
  第三组:1岂有禁人在狱而心自安乎?  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附:考纲所列18个虚词:
  ⑴而①连词: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表假设,表因果,表目的("用来")。
  ②代词:通"尔",人称代词("你,你的") ③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既而,俄而)
  ⑵何①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 ②副词:"多么"。
  ⑶乎①助词:表疑问语气,"吗","呢";表测度,"吧";表感叹,"啊"、"呀";作词尾。
  ②介词:"于"、"在"、"从"。
  ⑷乃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婉商,"还是";
  表期盼,"可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 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 ③构成复音虚词
  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 ②和"为"呼应,表被动;
  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 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
  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
  表被动,"被" 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 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 ③兼词"于之"
  ④作形容词词尾
  (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
  (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
  表时间、处所,"于"。
  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13)因①介词"凭借";"按照";"趁着"、"就着";因为;"从"、"由"
  ②连词,"因此"、"于是,就"。
  (14)于介词⑴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在"、"向"、"到"、"从"、"对"、"对于"、"由于"
  ⑵表比较,"比" ⑶被动,"被"。
  (15)与①介词,"跟","同";介词,"给"、"替";介词,"和……相比" ②连词,"和"、"及"
  ③通"欤",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④动词(给予,结交,参加)。
  (16)则①副词:表判断,"就是" ②连词:表承接,"就"、"便"、"原来是";表假设,"如果"、"假设"
  表并列,"就";表转折,"却"、"但是"、"倒是"。
  (17)者①助词:附在动词后构成"者"字结构,"……的人(事、东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顿"。
  ③附在时间词后,无实在意义 ④放在数词后,翻译为"个,样"
  (18)之①助词:衬助音节;取消句子独立;结构助词("的");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代词: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词(这,这样)。
  5.性格表现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对六个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扩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常见古今异义如下:
  1亲戚2妻子3中国4所以5无论6更衣7殷勤8卑鄙
  9其实10春秋11结束12约束13中原14烈士15牺牲16虽然
  17不好18根本19学者20地方21山东22县官23致意24从容
  25便宜26故事27南面28可怜29以为30从而31至于32祖父
  33不必34因而35智力36前进37即使38向来39因为40老大
  (抓住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的特点,对双音词进行切分)

吉林新东方微信

吉林新东方官方微信:吉林新东方 (微信号:jlxdfcn

最新考试资讯、大学四六级、考研课程,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 考研资讯
  • 四六级资讯
  • 雅思资讯
  • 托福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