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吉林新东方学校>中高考资讯>正文

[高考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_吉林新东方

2016-05-11 09:38

来源:新东方

作者:新东方


7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C.按劳分配的实质是按劳动时间分配

  D.按劳分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解析: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A项正确,应选A项。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B项说法错误,C、D两项观点错误。

  答案:A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直接的原因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解析:现阶段我国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虽与分配制度的原因有关,但不是直接原因,C项不符合题意,不应入选。

  答案:D

  3.下表是2013年小明家的收入情况。

  收入来源爸爸在国有机械厂的工资收入妈妈经营个体服装店获得的收入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

  收入金额36 000元60 000元50 000元

  由此可见,小明家一年的按劳分配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和非按劳分配收入分别是(  )

  A.50 000元、110 000元、36 000元

  B.36 000元、50 000元、110 000元

  C.36 000元、110 000元、50 000元

  D.96 000元、11 000元、60 000元

  解析:小明爸爸在国有机械厂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小明妈妈经营个体服装店获得的收入60 000元和小明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50 000元属于非按劳分配收入;小明哥哥炒股票获得的收入50 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故选B。

  答案:B

  4.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突出,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在收入或消费中所占的份额只有4.7%,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由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②我国应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消除收入差距 ③我国应实行平均分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④我国应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②说法错误,不可能消除收入差距;③错在“平均分配”上。

  答案:A

  5.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配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办法,保障技术成果在分配中的应得份额。这表明政府(  )

  ①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②鼓励技术要素参与分配 ③致力于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④发挥对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产(技术)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强调国家完善劳动、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按劳分配为主体,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初次分配,不是再分配,④不选。

  答案:C

  6.下图表明(  )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呈多元化特点 ③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④劳动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是多样的,②正确;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都属于劳动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中的家庭经营纯收入,主要来源于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也属于劳动收入,由图可知,劳动收入占居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④正确;材料没有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排除①;从材料中看不出按劳分配原则,排除③。

  答案:D

  7.在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同时,近年来,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如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等。这一系列资助政策的实施(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④说明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解析:①③是实施这一系列资助政策的意义。实施这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体现的是国家财政的作用,与缩小收入差距没有直接关系,②不选;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D

  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就要求(  )

  ①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②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规范分配秩序 ③以富民促进公平,以公平促进富国 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相对公平的知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强调效率,也要注重公平,①错误;收入差距只能缩小,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排除④;②③均正确。

  答案:A

  9.专家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格局的有(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④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已经确立,应坚持和完善,①错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而不是消除差距,消除差距会导致平均主义,③说法错误;②④中的措施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公平,符合题意。

  答案:D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

  ①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所占比重

  ②通过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③通过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④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标准,保障初次分配更加公平

  A.①③ B.③④

  C .①②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增加居民收入的有关知识。增加居民收入,可以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的比重来实现,①符合题意。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能有效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该目标,②符合题意。群众的财产性收入是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③说法错误。提高社会保障标准,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措施,④说法错误。

  答案:C

  1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 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公平的措施。首先要明确初次分配是在企业内部的分配,再分配原则是政府收入差距的调节。①②属于初次分配范畴,排除;③④属于再分配领域且有助于实现公平,符合题意。

  答案:D

  12.解决下面漫画反映的问题,需要(  )

  A.兼顾效率与公平,因为二者互为前提

  B.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确保工资水平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长速度

  D.加大分配调节,推动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解析:本题考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漫画内容看,反映的是GDP的增速高于工资增速。A中认为效率与公平“二者互为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错在“超过”上;D中观点将初次分配误认为是再分配;面对漫画反映的问题,应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应选B。

  答案:B         


吉林新东方微信

吉林新东方官方微信:吉林新东方 (微信号:jlxdfcn

最新考试资讯、大学四六级、考研课程,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 考研资讯
  • 四六级资讯
  • 雅思资讯
  • 托福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