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吉林新东方学校>少儿语文成果展>正文

吉林华人少年作文-《从恐龙来到今天论生存状态》六年级 李宛潼

2016-04-23 15:54

来源:吉林新东方

作者:六年级 李宛潼

获奖感言:
      十分感谢这次作文大赛的机会,让我又一次认识了自己,为自己人生的旅途中筑下一块基石。 

      感谢老师平日里对我的教导,是您的指导和教诲让我有了成长和提高;感谢父母对我学习上的支持与鼓励,是您们的养育成就了今天的我;感谢身边的朋友,是你们一次次给予我在人生的旅途中迈过一个个坎坷的动力,是你们在我灰心时给予我光明的希望;最后,谢谢那个曾经努力过,现在还在为之努力的自己,是自己的鞭策,是自己的心态,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跌倒,是一次又一次的咬牙坚持,感谢那个曾经努力的自己,感谢那个上进的、咬牙培养自己阅读兴趣的、硬挺着自己练出娴熟的文风的自己,是自己的努力,成就了这个小小的辉煌。
      感谢曾经的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的坚持,终于让我感受到了努力的成就。

      恐龙,这个强大而神秘的生物,人类对它的一切了解都不过来源于它们留下的少的可怜的线索。不少人都对它有着独特的兴趣,以至于他们不惜花费一切代价去寻找恐龙留下来的只言片语。在科技发达,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我们去寻找,去探索恐龙的奥秘,但如果给人类一个机会,让恐龙重新回到这个全新的蔚蓝色的星球上,人类的回答会是Yes还是No?我相信,大部分人类会选择否定答案。为什么?有很多原因,但我想,最直白的原因也不外乎人类的自私。
       首先,远古时期的恐龙,生活在今天这个以人类为主导的星球上,那么是以人类为主导,还是以恐龙为主导?人类已经习惯了生活在食物链的顶端,习惯了高高在上、成为主宰的日子,蓦然被恐龙夺走了“宝座”,人类将会以怎样的姿态与恐龙共处?前段时间很有名的电影“侏罗纪公园”相信大家一定看了,喏,影片当中所讲述的,不恰恰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征服的野心而创造出恐龙,然而恐龙远比他们想象的聪明,事态变得不可预测且愈加严重。人类与恐龙在岛上拼死搏斗,最终以人类占了上风而告终。我们在看影片的同时,定是没有想过: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真正面对了这个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影片是以展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谊,以两只恐龙厮杀为结尾的,影视科幻作品尚可以如此,但现实呢?现实会如此的美好吗?如若“侏罗纪公园”的事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人类定是没有资格与曾经的王者——恐龙,一争食物链顶端之位的。那时人类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一切被恐龙占领。
      接着,我们继续设想:恐龙没有灭绝,并且生活在这个现代社会呢?世界上的任何生物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类也是同样。但恐龙食量极大,巨大的体形破坏力又极强,只怕当真是要给人类与其它生物带来灾难。先论食物问题,恐龙食量极大,在远古时期所形成的饮食习惯当今社会无法满足,连自身生存状态都岌岌可危的人类又怎能满足恐龙的需求?甚至双方可能会为了简单的口腹之欲以及在食物链中的地位而挑起一场不必要的,最原始的争端。再论活动问题,恐龙是远古时期的霸主,定不会为了简单的需求而听训于人类,像阿猫阿狗那样轻易成为人类的宠物。而不然呢?就算恐龙已经进化,但人类也定没有那样的能力将恐龙如老虎、狮子那样驯化并拴上铁链供人观赏。那就只有一种选择了——任由恐龙自由生活。这样同时有几个设想:一是恐龙像其它生物一样,或归隐山林,或去其它地方隐藏,总之将自己定居在适合自己生活之地;二是恐龙漫无目的地游荡在人类社会,给人类正常的生活带来了破坏,由此挑起人类与恐龙的争端;三是人类占据主权,恐龙逐渐进化成适合自己生存的状态,但却难保人类不会起什么祸心,到时恐龙的处境只怕还不如今日的北极熊,大熊猫……
      关于恐龙在现代生活处境的设想就此顿笔,只是我却真是为如今的自然环境忧心。我们不置可否,恐龙的灭绝确实与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有关,但我们能否从恐龙灭绝的事情中吸取一些教训,我宁可人类的灭绝是因恐龙的出现,也不要因自然的法则而将人类毁灭……

教师寄语:

       李宛潼的习作,是一篇优秀的幻想分析文章,可以看出这孩子阅读知识面广,文学功底积累较为深厚,她经常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能从一个不经意的角度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无论是从这篇文章的角度,还是从对这个孩子的评价来讲,这都是一个优秀的、成熟的、属于她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难得的殊荣。                      

(温慧研)


吉林新东方微信

吉林新东方官方微信:吉林新东方 (微信号:jlxdfcn

最新考试资讯、大学四六级、考研课程,请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

相关推荐

  • 考研资讯
  • 四六级资讯
  • 雅思资讯
  • 托福资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